通化人民广播电台参评节目:
《80岁的“儿子” 96岁的“妈”》
本台记者孙艳华、杨济宾、郭佳华采写
【出栏头】
栏花:【音响】(曲主任今年80了,10多年前捡了个“妈”,今年都96了;张福梅这老太太真挺有福气的,她捡了个儿子,比亲儿子都要亲,对她照顾的十分周到,亲姑娘、亲儿子也就这样。)
8月10号这天,记者在东昌区龙水社区采访,社区居民向记者介绍了80岁的龙水社区主任曲德超18年来照顾军烈属张福梅老人的事儿。
按照居民的指点,记者来到居住在龙岭花园小区1号楼一楼的张福梅家中。今天,这里格外热闹,38平米的新房被装扮布置得整洁、温馨。原来,今天是张福梅老人96岁生日,社区工作人员正在这里为老人贺寿,而这栋宽敞明亮的暖气楼房就是龙水社区主任曲德超送给老人的特殊礼物。
【出音响:(鞭炮声)记者:张奶奶,您好,我是电台的记者,祝您生日快乐,您现在住上这个楼房了,您心里高不高兴啊?
张福梅:高兴,哎哟我天呢,高、高兴,这好房子哪能不高兴呢?挺好,我没说挺好的房子,挺满足的。】
曲德超主任告诉记者,张福梅老人的丈夫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了,老人膝下无儿无女,靠政府发放的优抚金维持生活,多年来一直在精神上饱受着失去亲人的痛苦和煎熬。由于年迈体弱,她的生活也一度陷入困境。
【出音响:记者:张奶奶,您不认识曲老的时候,您生活是什么状态?
张福梅:哎呀,那就说不了的说,没人管呢,哎呀,强活就是了。
记者:曲主任,当年你是怎么发现张奶奶的呢?
曲德超:我发现,是邻居介绍的,这个老太太很苦啊,在抗美援朝的时候,她男人死在朝鲜战场上,她孤单一个人,经常苦闷落泪。我问她了,你是不是有什么困难呢,她说没有人管我,我不如死了得了。我就接过来说了,今后,就我管你,肯定能管好你。】
曲德超的一句承诺坚守了18年,张福梅也有了比亲生子女还亲的人,曲德超细心、周到的照顾,让张福梅老人的生活里增添了更多的是笑声。
【出音响:记者:张奶奶,你现在活得幸不幸福啊?
张福梅:幸福。(笑声)。】
谈起曲德超对老人的孝心,邻居们无不钦佩。
【出音响:(李杰)我感觉做一件好事不难,但是能够十八年持之以恒始终做这么一件好事,真不容易。曲主任每天,就在刮风、下雨,都帮着去砍柴、做饭、烧火。可以这么说,就自己的儿女都做不到这一点,曲主任能够始终这么做,实在是不容易。
(李风云)这老曲呀,给老张太太干了不少事,买米、买面,平时有病、看病啊,有时候给烧炉子,儿女也不一定能办到这些事。】
曲德超对张福梅老人的细心照顾,首先从饮食上下了一番功夫。曲德超知道老人爱吃水饺,他和老伴儿就经常包饺子让老人品尝,时间一长,张福梅便吃惯了曲家饺子的味道。
【出音响:张福梅:哎哟,那饺子吃得都没有数。
记者:好不好吃?
张福梅:好吃。
曲德超:开始也不行,后来,俺们第一个发现她不乐意吃牛肉的,牛肉呢,它是硬的东西,就给她猪肉,但是猪肉多了也不行,消化还是不好,我就告诉俺们老伴,你给她多弄点搁油水的包饺子,别搁肉类的,豆油了什么多搁一点,她还乐意吃。】
5年前,曲德超老伴去世了,为了还能让老人吃上热乎乎的饺子,曲德超把刚从饭店买回的饺子给张福梅老人送去,发现老人吃了两口就不吃了,再三询问才得知老人吃出了冒牌的“曲家水饺”,为了满足老人的口味儿,曲德超抽出时间和女儿一起包。
【出音响:曲德超:后来,俺们姑娘接班了,俺们老姑娘给我做饭,要包饺子先给她送去,就这样,把它接下来了。
记者:奶奶,那饺子怎么不对味了么?买来的饺子和曲老家包的饺子不一样么?
张福梅:(笑)不一样,
记者:怎么不一样呢?
张福梅:味道不一样呗,就那么回事呗,最喜欢吃他做的饺子,好吃。】
曲德超身为社区主任,工作繁忙,可一有空儿,他总要来到张福梅老人家中,帮老人排忧解闷。尤其是每当老人感到身体不适时,曲德超都会及时与社区医疗卫生所的医务人员取得联系,以便发现病情,及时治疗。他曾经三次把突发心脏病的张福梅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出音响:曲德超:2003年3月份,有一天的早晨,我要上班的时候去看一看她,一看她掉地上,又哭,不行了,呼呼带喘,嘴唇也发紫了,我说这怎么办呢?后来我就要个出租车,就把她背上车了,拉到东昌医院,医院得上二楼,我又把她背上二楼,后来就在哪治,在那儿抢救。
张福梅:多亏我住这几天院,差不点死了,哎哟我的天呢,我都不能、不能下地了,哎哟我的天呢,(后来)老曲来了、去了,我就哭了,老曲说,我没有妈,捡个妈。】
曲德超与社区干部、家人轮流守护在老人身边,直到老人脱离生命危险。一个月下来,张福梅老人康复了,然而,曲德超毕竟自己也是一位老人了,终于因操劳过度住进了医院。在住院的日子里,最让曲德超放心不下的还是张福梅老人。
社区工作人员许凤云:【出录音:我们曲老儿住院了吧,我们社区工作人员去看看曲老,买了些水果、什么营养品的,曲老说了,这些东西吧,你们要拿回去一半给张福梅老人,在我住院期间呢,你们社区工作人员呢,替我照顾这个老人家的生活、起居,这样事我就放心了,你们要不去看看我就不放心呢。】
出院后,曲德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张福梅家中看看。对父亲的做法,曲德超的女儿曲杰怎么也想不通:
【出录音:你像做儿女的来讲,我不想让他操那些心,老太太又把我爸视为像儿子似的,多暂都是,不点点事都得去找她,真挺不愿意那什么的。有时候寻思,你看,咱那么说,有那钱,自己家补充一下生活多好,寻思坐着享享福,躺一会。我妈还有病,我妈还没劳保,你像我们姊妹也都是一般。】
尽管这样,曲德超依然一直细心照顾着张福梅老人,想尽办法满足老人的心愿,得知张福梅的房子要动迁,曲德超自己筹钱,又找开发商讲价,终于为老人争取到了这栋38平米的暖气楼,并让老人过生日这天搬进了新家。
【出录音:记者:曲主任,当时你给张奶奶买这套房子的时候,张奶奶有钱吗?
曲德超:没有钱。
记者:那您有钱吗?
曲德超:我借钱。她老太太我去一趟,她就掉泪了,我心里就难受了。那假如我妈要撂那去呢,就这么想,所以我就找开发商,我说你房子你得卖给我,价格你得照顾,我说这是老烈属,也是我来跑前跑后,为你们开发商服多少务,就这么买下的,心里愉快,我也心里平安了。】
18年来,在曲德超的细心照料下,张福梅老人不仅耳不聋、眼不花,说起话来吐字清楚、思维清晰,全没有一般老人的神昏眼花的老态,大家都说这是曲德超孝敬出来的老寿星:
【出录音:我是曲德超主任多年的邻居,我也了解这个烈属张福梅的情况。就以前吧,上张福梅她家啊,进去都有味啊,那生活也无人照料,曲主任包保她之后,老人精神头都不一样了,张福梅老人精神头,越活越年轻了。】
张福梅老人也是说不出来的满足:
【出录音:这好生活,吃大米白面,好日子,吃不愁、穿不愁,挺好的。满足了,这就算满足。
记者:曲主任,你是不也觉得照顾张奶奶是件很快乐的事情啊?
曲德超:我觉得照顾这老张太太,我在思想上,觉得挺愉快,觉得光荣,我们现在呀在通化市来讲,我们龙水(社区)多次评为关心老年先进单位,就这些人都养成这么一种习惯,小孩关心老人,这个社区关心老人,我们社会风气就好了,将在社会主义和谐的大家庭里更加的和睦了。】
曲德超的女儿也渐渐理解了父亲:
【出录音:但经过我爸这么多年一直的照顾(张福梅)什么的,(我)感觉也是,照顾一个老人也是一种快乐,像老太太要是说高兴了,我们跟着也是挺高兴的,真给我们起到了一个做人的示范。】
在曲德超老人敬老、爱老事迹的感染下,龙水社区形成了人人尊老、人人敬老的良好道德风尚。
社区干部张艳丽 :【出录音:我们现在龙水社区居委会党委在我们曲主任的模范率领下,我们都自发形成了帮扶张福梅老人的领导小组,这样呢,不论是在我们社区干部,还是在居民百姓,还是在大人小孩之间,都形成了这种敬老爱老的责任和意识,我们要通过行动把曲老这种精神延续下去。】
龙水社区党员万泰政告诉记者,言传莫过于身教,现在,我们社区就连小孩也知道尊老敬老。
【出录音:我举一个例子,有一个小孩,今年刚刚懂事,他的人叫什么呢,叫小牛牛,看到(曲爷爷)经常去(照顾张奶奶),他就问,这个奶奶是你什么人呢?老曲说,这是军烈属啊,没人照顾,这(咱)得照顾她。(牛牛说,)你孝顺老人是光荣的,将来我长大了我也得这样办,这样看,影响面很好。而且对后代起了一个尊老这个风气,很好很好。】